智慧民航建设加速航空物流升级发展
来源:杏彩体育招商 发布时间:2024-08-31 07:25:18产品介绍
“十四五”时期,我国民航业快速推进智慧化建设,使航空物流也得到升级发展,如民航物流(货运)信息化平台建设、国产民机航空研发技术、机场货运站智能装备和智慧技术的应用等方面,都有成功的项目和方案落地应用。
近年来,跟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出行需求量开始上涨,民航业智慧化升级发展的需求也愈发迫切。以机场的建设和发展为例,只有通过先进的智慧化科技,不断的提高机场运行效率,才能满足社会和大众对民航出行和航空物流慢慢的升高的要求和期待。
未来的智慧机场,应当具有高度的感知、互联、智能能力,能够在充分获取机场生产和管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快速分析和处理,以此来实现灵活高效的机场运营和管理模式。这些年,我国的民航业正朝着这一目标迈进。
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民航局联合发布《“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提出要提升我国民航智慧化水平,围绕智慧机场、智慧空管、智慧航司、智慧监管等运行场景,加强空天地一体化民航空事信息系统、机场智能化建养与运营等研发技术应用。
2022年1月,民航局发布《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其中明确智慧民航就是“民航运行管理全流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智慧民航核心建设内容有:智慧出行、智慧空管、智慧机场和智慧监管四个方向。
2024年1月4日,在北京召开的2024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中国民航局局长宋志勇在工作报告中披露,中国民航业在2023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0亿元,连续4年建设投入超千亿,其中智慧化建设成果显著,为我国民航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民航局披露的信息,2022~2023年我国共有56家机场进行智慧化建设项目,投入资金超过10亿元人民币。在建设过程中,国内机场广泛采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如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机场可以实时监测和调控机场设施的运作时的状态,保障机场设施高效运营;如进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使得包括机场在内的民航公司能够更好地了解旅客需求,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全新的智能技术还推动了民航服务中航班调度、行李追踪、安检、值机等所有的环节的智能化发展。
如今,成都天府机场已经引入人脸识别技术,实现旅客身份快速验证;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则采用智能导航系统、智能气象系统等技术,提高机场的安全水平。尤其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机场的建设运营中大范围的应用了各项智慧型新技术,重点建设19个平台的68个系统,如自助值机设备覆盖率预计将达到86%,自助托运设备覆盖率预计将达到76%,安检通道均引入人脸识别等智能新技术,旅客从进入航站楼一直到登机口,可实现全流程自助,无纸化通行,大幅度的提高通行效率;全面采用RFID行李追踪技术,实现旅客行李全流程跟踪管理,旅客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掌握行李状态;建立统一的运行信息数据平台,全面掌握航班运作时的状态与地面保障各环节的信息,实现信息精准掌握,运行智能决策,从而提升机场运行效率。
近年来,我国航空物流发展规模稳步增长。根据统计,2022年货邮运输量607.61万吨,货运航空公司达到12家,航线年,民航局发布《关于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总体部署,加快推进智慧民航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明打造高效航空物流服务体系的发展趋势。具体措施包括:推动航空物流与其他运输方式、海关标准对接、安检互认,加强货品、单证、载具、安检、结算等重点领域信息交互联通,打造一单到底的智慧物流联运服务体系,促进物流提质降本增效。
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工程师刘劲超看来,相比国际先进国家和地区,我国航空智慧物流建设起步较晚。他向记者介绍说:“早在2017年,我本人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机场做航司货运外站审计时,就惊讶地发现无人立体化仓储系统在吉隆坡机场货站已经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一年多的时间。而在同期,国内除香港机场货站外,没有一家机场单位拥有智能化仓储设备。回来后我与多个机场运营负责人就业务问题交流探讨相关问题,得到的一致答复是,当时国内没有项目资金支持,也没有这样的技术能力,上马无人立体化仓储系统建设成本太高。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年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导向下,我们国内机场货站运营管理意识发生巨大改变;同时,在科学技术进步革新的推动下,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国内机场智慧物流项目建设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以华东地区机场货站典型为例,如在东航物流浦东机场西货运区危险品仓库建设项目中,已经建成启用无人仓配系统。该系统依托货架存储,将仓储空间增至原来的2.5倍。在此项目中,使用举升堆垛式AGV(自动导引车)、自动叉车机器人进行搬运,利用SLAM激光导航系统,对物流仓库进行自动路径规划,实现智慧仓储的全程无人化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民航对安全的特别的条件,东航物流还对AGV自动叉车的供电方案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由铅酸蓄电池改为安全裕度更高的磷酸锂电池;充电模式也从低电量时自动充电,改为电量低于一定阈值后系统自动通知AGV自动叉车驶出库房到达指定位置,并安排工作人员更换电池,以达到航空物流库房高安全标准,同时可避免电池充电起火情况的发生。据了解,原本需要10多名叉车司机、工作人员的操作的过程转变为智慧化无人运行,不仅避免了因个人疲劳、疏忽可能会引起的安全风险,而且使入库、出库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仓库运行安全与效率得到非常明显提升。
以华中地区机场货站典型为例,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货运区智慧货站于2022年8月16日正式投入运营,该货运站拥有两套ETV货物自动存取系统,配套1080个货位,实现整板货物出入库全流程自动化,ETV设备高16.8米,全智能化立体货库最大可存储重量7200吨。同时,新郑机场货运站全面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货运自动化、操作无人化,提升货站运行周转效率与机场货运吞吐量,如利用货物、物流、航空器及无动力设备的自动精确定位技术,大幅度的提高货物流转效率,解决人工寻找货物效率较低的问题;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实现人、车、货、场、设备等资源与任务的自动调度与智能匹配技术,使货站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合理使用,优化作业瓶颈,提升运转效率;采用三维视频融合、3D建模等技术,实现机场货站空间视频数据自动采集方式,使货站宏观运作状况及微观人员操作尽收眼底。通过货运设备自动化,提升多场景货运效率。
以华南地区机场货站典型为例,广东机场集团物流公司与驭势科学技术合作的“智慧物流-无人驾驶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在2022年正式揭幕。当年6月2日,项目投放的5台驭势科技无人驾驶牵引车,在该物流公司国际货站进港业务动线及国内货站出港业务动线开始测试运营,标志着广东机场集团物流公司无人驾驶拖车测试及示范应用工作郑重进入实施阶段。经过双方的协同创新,项目实现大量相关领域的重大突破和创新。9月28日,已经常态化运行的智慧物流-无人驾驶创新应用试点项目圆满结束,截至当天无人驾驶牵引车累计行驶里程超3700公里,带货总重量约30000吨。其中,国际线板,国内线架次。期间,共投入现场交付运维人员7人,测试时长超1800小时。同时,无人驾驶物流项目在无人驾驶物流车辆安全性等五个方面取得众多技术创新,并在常态化运营中形成系统化的项目评估报告及可行性文件,为无人驾驶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的创新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基础。
在2022年,根据民航局《智慧民航建设2022年工作规划》安排,深圳机场联合国内其他机场共同开展了“货运一个码”项目试点工作,通过创新应用信息技术,研究航空物流货物轨迹数字化,探索实现全流程跟踪。通过物流业务信息化建设,深圳机场陆续建成了国内货站天信达货运系统、国际货站Hermes系统、快件中心EIMS系统、现代物流ALMS系统、货物安检信息系统等多个作业系统和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奠定物流业务数字化运行的基础。深圳机场“货运一个码”项目的建成,是在提升航空物流业务服务质量和运行控制水平上做出的新探索,不仅通过“相互连通、效率保障”提高了航空物流机场地面服务保障质量,通过“信息透明、服务提升”为航空物流业务链各主体提供升级服务,还通过“系统采集、动态可视”为航空物流运控监管提供数据支撑,通过“标准输出、样本建设”打造航空物流数字化示范标杆。
2020年至2022年,受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影响,因卫生和安全方面的限制措施,使得客运航班减少,同时也造成了客机腹舱的运载能力变弱。全球许多航空公司为彻底扭转疫情航班缩减的情况,将闲置的客机改装为货机,实现运力优化。在疫情之后,在全世界内仍有很多航空公司继续投资客改货飞机。2023年10月10日,首批2架国产民机ARJ21客改货飞机成功交付,搭载的国产民机货运系统以“分散动力、到位驱动、定向传输、可靠限动”为典型特征的货物装载系统模块设计架构,安装于飞机主货舱内,主要由传输、限动、导向等17种618个部件组成,可为操作人员在货舱内开展标准航空集装箱/板的快速装卸提供支撑、减阻、止动和导向等方面功能,同时也具有空运期间为每个装载位的标准航空集装箱/板提供全方位可靠限动的功能。货运系统可在短时间内将16吨集装货物以0.61米/秒的速度实现装卸,满足航空物流公司的高效运输要求。目前,ARJ21客改货机型最大设计商载为10吨,大多数都用在国内航线及短程国际航线上的货物、邮件和快递等运输业务。国产民机货运系统研发团队突破了类似“滚珠传输单元”核心部件等一批具备100%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填补了国产航空货物运输系统研发领域技术的空白。货机运力及其货运系统是航空物流链之中的关键环节,国产民机智能化货运系统的研发成功,在中国航空物流运输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刘劲超提出,未来的物流行业,在机场、航空业务板块需要提高信息基础设施使用效能,逐步实现航空物流在基础设施层面的数字化,并能够形成整体服务能力,需要应用具备多维感知、高精度定位、智能网联功能的智能仓储、自动化物流等终端设备,将航空物流过程信息化和数字化。还需要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各类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来进行融合、统计和分析,并可以依据预设条件对结果进行自动化处理,实现资源调配、预测预警和优化控制等功能,将航空物流过程可视化和智能化,最终实现航空物流系统智慧化运行。加快国内AI安检研发技术应用,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共享平台数据库来自动分析航空货物中违禁物品、危险品查验,以提升货物安检效率和准确性。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强化数据保护与信息安全,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责任,制定信息安全有关标准,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
航空物流的产业链较长,其上业包括飞机与航材制造、航油供应及机场;中业则主要有传统航空公司与物流公司;下业最重要的包含货运代理、生产型企业及跨境电子商务等。尤其在航空物流产业下游,随着电子商务(尤其是跨境电子商务)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其物流货运需求逐步提升。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占进出口总额比重逐步扩大。据统计,2022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2.11万亿元,增长9.8%。其中,出口1.55万亿元,增长11.7%,进口0.56万亿元,增长4.9%。2023年1至9月,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达1.7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占同期货物贸易进出口比重的5.5%。相关产业报告预计,2024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17.9万亿元。
圆通国际业务总监郜彬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现在我国的航空物流市场正处在一个发展的机遇期,因为航空物流业可提升整个快递物流的服务水平,使用户的服务体验得到极大提高,进而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加强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企业的发展需求。
郜彬认为,实现智慧民航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协助航空物流运营方达成降本、增效,通过数据节点信息透明,协助客户方提升使用者真实的体验。通过智慧化,可以让客户实现更方便快捷的下单、结算、查询等操作,还可以让以往专业度较高的航空货物运输物流用户,从B端下沉至C端。总之,建设智慧民航与智慧物流,将有益于行业长远发展。
郜彬提到,航空物流行业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目标,需要分阶段来实现,当前仍处在数据采集阶段,只有及时、准确、低成本地完成海量数据采集和模型算法积累,才会逐步走向系统替代人工做决策的智能化阶段。当前较为大型的航空公司、机场货站都有昂贵、先进的货运系统。但这些系统之间的相互打通,还需要一个由国家牵头建设的数据中台来实现。各个航空公司、机场的货运操作节点相关数据采集,也逐步在完善,技术方法也在逐年迭代。例如,集装货板的全球定位技术和货物射频标签的应用,都让数据更新更为及时准确、采集成本逐步降低。
目前,大型快递公司已经在自己可控的运作生态圈当中完成了数据闭环。以一个快递包裹为例,从贴上电子面单的那一刻开始,数据中台就已经能够感知到这票包裹的价值、重量、体积、寄件人习惯等信息,随即能判断这一包裹应该使用哪种最合适的转运路由予以承运。在每个预定操作节点握手时,系统一直更新该包裹的在途数据,主动将预计签收时间或异常节点发送给快递运营方、线上商家以及线下买家。这个发展的过程十分漫长,由于市场服务要求、运输成本的内卷,倒逼快递公司加速链条中各参与方实现数据化并互联互通。
对于行业向智慧化发展的情况,郜彬举例说,广东省机场集团物流有限公司在2023年一季度上线“Digi-cargo”系统,将广州机场内的货主、货代、联检单位、机场货站、航司货运系统数据融汇到货运操作的全过程,提供线上申报、货车信息预约、货物节点查询、海关备案、安检预申报、无纸化运单等服务,帮助在广州机场出港的航司、货主实现“一次申报、多家联办”的高效协同。
此外,老牌海运公司马士基就与微软Azure合作,其中着重关注改善高的附加价值生鲜水果肉类在冷运集装箱内温、湿度的实时监控与调整。这一技术如果得以实现应用,配合一些已经装备在宽体客机上的空中WiFi,就能够同时服务于航空公司的货运客户。
总的来说,智慧民航的建设发展,会带来整个产业链的重构和优化,而真正对于航空公司运营方来讲,还有漫长的路要走。郜彬认为,在完成数据积累和模型验证阶段后,真正的智慧航空货物运输时代就会到来。
智慧民航和智慧航空物流发展前途广阔,但任重而道远。从民航业向数字化转型中所取得的成绩能够准确的看出,航空货物运输、机场货站等经营主体的经营模式正在紧跟时代的脚步和节奏,持续不断的增加智慧化的含量和内容。相信随国家的积极推动,各方的广泛参与、齐心协力,一定能共创民航业和航空物流高水平发展的未来!